有這么一個來自中國團隊,做了一款多功能3D打印機,竟然在美國成功眾籌了1500萬元!南極熊認為,3D打印機這類創新產品,以眾籌作為一種銷售模式,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文/深圳灣 不到 20 人的深圳3D打印機團隊Snapmaker,推出的桌面級3D打印機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線5分鐘便突破了既定目標,在2017年3月14日到4月28日共45天的眾籌中,Snapmaker3D打印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眾籌總金額 227.7萬美金(約合1500萬人民幣),5050 位支持者。 據悉,Snapmaker3D打印機是該團隊的第一款產品,發起眾籌的全程由團隊自己負責,而非包辦給代理公司。Kickstarter平臺上共15個項目大類,單 Technology 大類里同期項目就有近 600個。在如此多的創新項目里,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么該項目能夠脫穎而出呢? ·全金屬機身,結實耐用 · 小巧玲瓏,僅重4.5公斤,高不到30厘米(289毫米) ·功能強大,集3D打印、CNC雕刻和激光雕刻于一身 3D打印花瓶 CNC雕刻超人S標志 激光雕刻色子 ·模塊化設計,擴展性強,只需更換模塊即可輕松切換不同功能 ·配備3.2寸彩色觸控屏,操作簡單 · 價格低 — 最低超級優惠價僅為199美元(約1351人民幣),現在最低價也不過299美元(約2031人民幣)。實際上在設計之初,Snapmaker團隊就考慮到要降低產品成本,讓更多人能夠擁有這種科技產品。最終,利用深圳的制造業和產業鏈優勢,他們成功實現了這個目標。 眾籌推廣經驗 預熱收集用戶畫像 在眾籌前有些人保密著產品所有信息,等到產品上線Kickstarter后才公開,而一般項目上線總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這樣無疑會錯過讓更多粉絲知道這個新產品的時機。另外,對于全新產品來說,找準用戶群體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及早進行推廣,則可在早期推廣過程中更多地嘗試,收集數據,歸因,優化設置和策略。 DIY 推廣 項目是由自己DIY推廣,而非托給廣告和 PR 公司代理。在親自操盤過程中,可以獲得了寶貴的數據,經逐步優化的 Facebook 廣告推廣;同時,可以控制廣告投放成本,實現穩健投入。 制造浪潮,蓄水沖堤 在眾籌上線前就建立了較大的 Mailing List(五千多個潛在客戶的郵箱),以及在Facebook 主頁上獲得較多粉絲和點贊(三千多個粉絲)。另外,在項目上線前幾天,官網設計了倒計時功能,在上線前一刻,有六百多人同時在線倒數著產品正式上線。 Snapmaker 團隊的成員的平均年齡只有 27 歲,但這支年輕的隊伍在機械制造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研發制造經驗,其核心技術人員曾在軍工企業從事飛機發動機制造工作。“正是由于之前從事精密制造的工作,所以我們對產品的細節比較嚴苛,對生產工藝和產能比較了解,從而讓我們的產品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實現更高的品質”。 Snapmaker CEO 陳學棟 如果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所有的機械運動本質上都是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的組合,單從3D打印機來看,目前市場上的桌面級 3D 打印機常采用 Delta 式打印和 Cartesian 式打印。Delta式打印通過三自由度并聯結構實現各種運動軌跡,采用這種打印方式的有臺灣的 Atom 以及同樣在屬于 Kickstarter 上明星產品的 Tiko。 Caetesian式就是方方正正的笛卡爾坐標系統,通過改變 x、y、z 軸的坐標實現運動,Snapmaker 以及大部分的桌面級 3D 打印機均采用這種形式。不過,無論哪種打印方式,細究到每一個運動部件,不難發現這些機械結構的運動方式無外乎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兩種。 從這點來看,Snapmaker似乎擁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通過馬達、齒輪、履帶、杠桿、軸承等基本部件進行簡單搭配,Snapmaker 可以實現簡易車床、銑床的功能。所以,陳學棟并不希望外界將 Snapmaker 粗暴地理解為一臺3D打印機,而是一個桌面級的機械制造平臺。除了實現 3D 打印功能,通過更換模組,Snapmaker還能成為一臺CNC雕刻機和一臺激光雕刻機。 陳學棟認為:「從目前市場的應用情況來看,3D 打印、CNC 雕刻、激光雕刻應用得比較廣泛,所以早期 Snapmaker 的形式是這三者的集合,但我們不希望它局限于某幾種功能,而是將它打造為一個桌面級的機械制造平臺,我們也會不斷地添加新的模組,比如陶瓷雕刻等。」 從創意落地到產品,還要跨過無數的坑 2015 年,Tiko 打印機在 Kickstarter 上總共眾籌了 290 多萬美元,一時風頭無兩。盡管擁有大量的資金,但 Tiko 仍然因生產制造的滯后而一再跳票,到如今杳無音信。 Kickstarter上有太多的明星項目摔在了生產制造的坑里,比如非常有名的 無人機品牌 Lily。硬件的生產制造不僅包括了我們所熟知的基本固件、原理圖、PCB 板,同時還得兼顧機械結構、材料、參數調整、采購、工裝、測試,若產品出了問題還要能即時返修,以及做好相應的服務。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在圖紙上大談創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落實為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過程,那就是另外一個維度的事情了。但是,相對于遠在大洋彼岸的外國硬件團隊,扎根深圳的 Snapmaker 在生產制造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陳學棟表示,“我們的產品采用金屬一體化制造,主要的三個線性金屬部件采用了同樣的模塊,這樣既能降低生產制造的成本,同時還能保證較高的良品率和穩定的機械性能。其實,在眾籌開始之前,我們已經在測試小批量生產。”另外,據陳學棟透露,Snapmaker 已經購入一條生產線用來完成產品的裝配功能,以保證穩定的產能。 機械零件的統一、電子模塊的統一、以及圖形化編程,這是目前針對入門級用戶的機器人開發套件的設計思路。有的設計者試圖將自家產品的功能變得更加豐富和強大,于是就把各種模塊設計得相當細碎,希望能夠搭配出更多的功能組合。但隨之造成的后果是用戶使用門檻的提升。陳學棟說:”如果用戶第一眼就被我的產品吸引,但使用之后無法將他的心留下,我會認為這是我的失誤“。 近年來國內涌現出不少的創客空間,類似于美國的「車庫」,不過由于政策的支持和資本的推動,國內創客運動演變成創業運動,大量的創客空間扮演著項目孵化器的作用,從而轉變為眾創空間。當創客慢慢成為一種生意,頂層的創客產品開始下沉至更加底層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就顯得理所當然,所以才會有大量的創客公司涉足教育市場。 對于團隊,陳學棟總結,其實他們都是一群熱愛動手的手藝人,因為有著同樣的理念和目標而走到一起。樂高也不是一天就做成的,他們有堅定的目標,并且能夠沉得住氣,愿意花幾十年的時間去做好一件事情。 南極熊記得,在各大眾籌平臺上,出現過很多3D打印機項目,都成功眾籌了超過1000萬元。只要你的產品夠有新意、夠便宜,而且生產供應鏈靠譜,那么就可以嘗試一下以眾籌的形式來進行銷售。
一次性賣掉上千萬元的3D打印機,這多好啊!